創始人:劉美春
ABOUT QIANHUI
以人為本,專心家紡創造 面向世界,打造民族品牌。
創始人:劉美春
質量在心中,名牌在手中,責任在肩上,誠信在言行中是我們始終的信念。
優選面料,精細做工,質量是維護顧客忠誠的最好保證,以一流的企業文化,創造一流的產品質量。
1987年,劉美春一手創辦了千惠。那時的公司只有她和丈夫2名員工。如今,經過36年的發展,千惠已成為擁有廠房60余畝、固定資產2.6億人民幣、員工近100人,擁有“千惠”、“北國之春”、“豪佳”三大品牌、五大系列、幾百種產品,集研發、生產、銷售于一體的專業家紡生產經營企業。產品銷往日本、韓國及南亞、中亞、中東和歐洲等十余個,在國內大中城市設立了160余家專賣店和銷售專柜。公司先后獲得青島市有名商標、青島市放心企業,山東省品牌、山東省有名商標,產品了ISO9001-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。在同行業中優先“中國環境標志綠色生態紡織品”認證,并榮獲青島市改革開放30年民營經濟發展“30年、30強、30人”企業。2008年被國際奧委會授權為奧林匹克特許產品供應商,2010年被迪拜阿布扎比《帆船》七星級酒店認定其供貨商。近些年來一直是青島市事務局旗下酒店布草專供商以及青島市《海景花園》大酒店長期合作伙伴。2017年本公司與全國著名五星級酒店《君瀾》大酒店簽約合作關系。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招聘高端技術人員,更換先進的寬幅布設備鞏固了工藝流程達到國際水準。保證了公司生產的產品“美觀舒適、精致耐用、質量過硬、品種齊全”。
為了鞏固和擴大企業市場份額,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采取產品質量與服務并舉并行的管理方法,嚴格按標準要求進行生產。在生產過程中,操作工人,嚴格按標準工藝規范操作、采取自檢、互檢、抽檢的檢驗制度,層層把關,做到了產品出廠合格達標率100%。連續多年被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不定期抽查達標,被認定為“全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企業”。
2018年與東南亞簽約酒店用品的合作關系,精美的花色設計以及精致的做工要求,得到東南亞各國朋友的好評!產品交到用戶手中并不是意味著我們工作的結束,售后服務工作要求的更加嚴格,保證滿足用戶的各種要求,公司嚴格按照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了服務體系,并設立了專門的售后服務機構。遵循“出廠優等品率達到100%、顧客滿意度達到99%以上、顧客投訴為零、每年開發新品至少50個品種以上”的質量目標,及時對顧客的意見做出反映,對顧客提供的產品質量問題,由客服部會同公司技術或者或檢驗人員前往現場進行質量責任認定,并及時作好處理。在服務過程中,我公司服務人員精湛的技藝、良好的服務態度,受到用戶的高度評價。公司還設有專業的運輸隊伍,有汽運、鐵運、船運的豐富經驗。從而保證了售前、售中及售后全方位服務。
始終堅持以人為本,不忘回報社會,國家發生重大災情千惠人慷慨解囊:非典時期、汶川地震、春蕾活動等慈善活動連續捐款600多萬,被青島市評為最具愛心《慈善捐贈企業》,公司根據人事管理部門規定的“員工教育培訓程序”屬于本集團公司員工的子女根據升學成績給予1000-2000元鼓勵獎金為員工子女創造各種學習機會,不斷提高員工意識、能力和素質,讓千惠每位員工在工作中沒有后顧之憂。
劉美春18歲進了青島海燕針織廠當針織工,因為不怕吃苦、好學能干,進廠兩個月就被推選為車間主任。但幾年后企業破產。那時候,剛結婚的她家庭條件很一般,還有年邁的婆婆、老婆婆要贍養照顧。作為剛過門的新媳婦,她覺得有責任、有義務自己的努力讓家里人過上好日子。
她結婚的時候,青島的朋友送給她一對帶有菱形口的被套,這種床上用品在當時非常時尚。因為以前干過針織,她敏銳地意識到:做這種床上用品肯定有市場。在和丈夫商量后,東借西湊了1500塊錢買了半匹布,在自己的新房里支起一張大案板動手加工被套。就這樣,一個案板、一把尺子、一把裁剪刀、兩臺縫紉機,開始了她的創業生涯。
由于重質量、講誠信,還能根據客戶的特殊需要進行設計制作,所以產品銷售很快打開了局面,并成功地打入國營大商場。此時,一個大膽的念頭在她腦海里閃過--注冊公司,大干一番。隨后便注冊成立了千惠繡品有限公司。那時候,人們對個體經營者的產品有偏見,能被國營商場認可,確實是件了不起的事。她和丈夫跑遍了省內各大城市,挨個大商場進去找,但幾乎每到一處,都要看人家的白眼,受人家的呵斥。吃的“閉門羹”多了,夫妻倆都有些打怵,站在經理室門外,經常你推我進去介紹、我推你進去介紹。
青島華聯商廈剛開業時,她和丈夫接連跑了6趟都被攆出門。跑第7趟時,她豁出去了,跟人家經理約定:千惠產品要是賣的不好,按柜臺的高租價賠償損失。結果產品一上柜就大受歡迎,商場幾乎天天打電話催貨。年底結賬時,商場經理拉著她的手說:“真得好好謝謝你啊!與你合作,不僅受益多,更重要的是你改變了我的觀念--個體戶照樣能出好產品!”
做生意,沒有一帆風順的。劉美春深深體會到:只要能咬緊牙,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。
80年代,個體商家發展迅猛,許多國營、集體商場效益下滑,甚至于倒閉關門,僅臺、威海、濟南三個城市的商場就欠她27萬元貨款。資金回籠困難,劉美春一下子陷入了困境,一想想欠姑家2萬元,欠姨家3萬元,一筆筆的饑荒能摞成山,她的頭皮就一乍一乍的,整宿整宿地睡不著覺。
有一回凌晨4點,劉美春坐長途車去討債。文登一家商場欠她13萬多元,連續跑了幾趟對方就是沒錢。,商場經理發了善心,給了她600塊錢。拿著600塊錢,劉美春坐車返回即墨時,天已經黑了。從文登到即墨,當時只能在青一級路下車,家里沒有電話,身上更沒有手機,她無法跟家里人聯系。當時的“摩的”跑到八里莊要4塊錢,她講價講到3塊錢還是不舍得坐,干脆自己數著電線桿子往家跑,每多數一根電線桿子,她就離家更近一些。幾十萬的欠款,只要回了不到一半。
在企業奡困難的時候,千惠的員工給了劉美春莫大的支持,沒有一個離她而去,大家齊心協力一塊想辦法、尋出路。有智慧的出智慧,有力氣的出力氣。靠員工的鼎力相助,她度過了難關,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又重新走上了正軌。
2000年,劉美春將企業搬到了開發區,開始了創業的第二個階段。如今,公司滾動發展,先后智慧之選1000多萬元新建了占地面積8000余平方米的辦公樓、車間樓、宿舍樓和外商接待處,修建柏油路10000米,安裝路燈40架,新建小廣場近4000平方米,硬化廠區路面1500平方米,綠化廠區2000平方米,花園式的工廠、800平米的餐廳、4人標準化公寓管理、免費為員工提供暖氣、洗澡間的宿舍,供暖設施完備的車間,一座新型環保綠色紡織品生產基地拔地而起,連奧委會審核小組來視察時都大為感嘆。他們說,一個民營企業能對員工做到這一步,真不容易啊。